关于开展“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
3·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技师学院工作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校园氛围,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3·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
二、参与对象
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雷锋精神”学习宣讲活动。邀请对雷锋精神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或“五老”人员,为团员青年举办专题讲座,围绕雷锋精神的形成背景、内涵实质、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让团员青年全面系统地了解雷锋精神。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鼓励他们用 “青言青语” 讲述雷锋精神,以贴近青年的视角和方式,引发团员青年的共鸣。
(二)集中开展“爱心甘肃”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爱心甘肃”全省共青团关爱困境青少年专项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在3·5活动月期间,决定集中开展“爱心甘肃”服务“一老一小”联动活动。志愿者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往经历,开展心理疏导,缓解老人孤独感。各团支部要提前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沟通技巧、老年护理基础知识、儿童教育方法、应急处理能力等。
(三)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各院(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和凝聚生态环保青年社会组织,利用“3·9”全国保护母亲河日、“春季植树”“3·22”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河小青”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环保知识,引导广大青年结合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共同守护甘肃绿水青山。
(四)开展“金晖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各院(部)要立足社区,关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要,深化特色化的“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以“结对+接力”的方式,围绕老年人在出行、就医、购物、使用智能手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务实开展至少一次助老“金晖行动”志愿服务,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成为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五)开展“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各院(部)要正确认识到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有重点地组织一次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抵御各类突发灾害的能力和素质。
(六)开展“志愿赋能”志愿服务公开课。各院(部)要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学习“志愿赋能”线上志愿服务公开课,帮助志愿者充分掌握AI应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与意义,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增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七)参与“学雷锋”公益联动活动。大力宣传青年志愿者证申领活动,做好注册青年志愿者证发行意义和功能用途的宣传推广。各院(部)要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汇2025年“志愿服务树新风 雷锋精神我传承”全国公益联动活动,志愿者通过线上参加3·5学雷锋“献花”仪式,为雷锋同志“献花”、点亮图鉴—重温雷锋日记。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院(部)要把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需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学骨干的带头作用,确保活动实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加强指导,及时总结,切实将工作落实做细。各院(部)可结合学院特色,自行组织与雷锋有关的活动,要充分认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大意义,做好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协调工作。
2.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各院(部)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鼓励志愿者创新形式,打造新型志愿服务项目。强化对现有志愿服务平台的使用意识,积极运用“志愿汇”APP,进行活动创建并有效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证的注册申领,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推动我校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3.加强宣传,反馈总结。各院(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宣传渠道,及时报道活动动态,营造浓厚氛围。活动结束后,各二级学院需提交总结材料(文字+影像),并于3月31日前报送至校团委邮箱。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校团委 李宝权
联系电话:0938-8367019
邮箱:358538307@qq.com
希望全院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展现机电学子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